全市无偿献血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为保障长春市临床血液安全供应,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10月13日上午9时,全市无偿献血工作会议在市政府三区一会议室召开。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月出席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春野主持会议。
聚焦报告:回顾成效,分析挑战
会议伊始,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晓彤首先就2024年全市无偿献血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持续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024年,长春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形成特色宣传品牌;与主流媒体合作,营造了全社会支持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
深耕团体献血,确保血液供应基本面。长春市强化团体献血组织,全年组织献血1.64万人次、采血5.95吨;卫健系统发挥表率作用,3842人次医务人员献血1.07吨;广泛开展校园宣讲、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有效稳定了血液供应基本盘。
优化献血品牌,带动血液采集能力提升。连续三年开展“热血吉行军”退役军人献血活动,累计献血2752人、90万毫升;举办乡村公益大集等活动,吸引小团体参与;国健等爱心企业连续多年举办公益献血,累计招募数万人次。
改进服务和环境,促进优惠政策落实。设立963968献血服务热线;落实血费减免政策,近四年报销4958人次、减免545.3万元;优先用血政策惠及1923人次;推出积分商城,上线近300种纪念品,支持配送到家,提升献血者获得感。
强化业务管理,保障血液质量安全。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年会,提升业务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血液安全;强化实验室管理,开展室间质评,多年无经血传播疾病发生,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典型交流:分享经验,示范引领
会上,南关区政府、中国客车集团、东北师范大学和最佳献血者代表刘巍分别作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依次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南关区副区长吴永进表示,南关区将无偿献血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三个全面”统筹各方力量,即全面动员建立联动体系,全面保障形成服务机制,全面宣传构建宣传矩阵,并突出“两个导向”推动创新,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和便捷服务模式,来实现献血总量、人数和体验三大提升。今年献血量达49万毫升、人次突破1401人、满意度98.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董事、工会主席邵小明表示,公司积极响应无偿献血号召,通过多方面确保无偿献血活动高效有序开展。过去一年,公司通过成立专班,层层压实责任以及先锋引领的作用下,超过60%的献血者主动捐献400ml。成功组织动员1100余名职工参与,累计献血量达34万毫升。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宝鑫表示,学校通过思政教育、榜样示范、精准组织和温馨服务,实现了献血工作从活动到育人、从被动到主动、从短期到长效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献血者代表刘巍在2014年至2025年间累计献血92次,现场分享了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的心得体会。他说道:“作为一名公务员,我将继续弘扬奉献精神,呼吁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共同以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工作部署:明确方向,压实责任
鲁月副市长在听取完各代表汇报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并提出三点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当前,我市血液供应已从“紧平衡”转入“持续性短缺”,全血采集量下降,团体献血大幅减少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同时,长春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必须从服务全局的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扛起血液保障“压舱石”的使命。
聚焦关键环节,以务实举措破解采供血困局。强化政府主导,压实“一把手”责任。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校献血、组建应急献血队伍、加强宣传引导。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推动“三免政策”,健全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机制,提升献血者荣誉感和获得感。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坚持党建引领,将无偿献血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严守血液安全底线,杜绝血液浪费。健全长效机制,加快落实相关法规,为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成效与挑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全市上下将凝聚共识、协同发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政策举措、更强的组织保障,全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新格局,为推动健康长春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长春市政府无偿献血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在长高校献血工作分管领导,相关企事业单位献血工作负责人以及献血者代表参加会议。
初 审:李 佳
复 审:赵子涵
终 审:袁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