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百年 | 我把党的故事讲给你听系列八
【内容摘要】
改革创新 百年党史
经过百年的风雨兼程,拼搏奋斗,中国共产党如今已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政党、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人。在这背后,是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担当,是开拓与进取,更是共产党员百年始终不渝的坚持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之路。
中国共产党以当时最“新”、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的。可以说,党自诞生的那刻起就与“新”结合在了一起。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总结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经验,通过文家市决策,将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新提出转移到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对部队进行了改革,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
1950—1952年底,解放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后期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十多亿中国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主体;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补充。这是对我们制度的自信,对我们国力的自信,这一想法的提出充满了勇气和智慧。
改革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智慧。以改革破阻力,我们的事业才会突破瓶颈;以创新促发展,我们的事业才会走向辉煌。手握改革与创新两大利器,一流血站的目标指日可待;手握改革与创新两大利器,十四五规划可顺利实现。
以史为鉴,方能赢得未来;以改革和创新为径,方能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