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无偿献血 上百本献血证见证爱心历程
洪波是吉林省司法厅的一名公务员。22年无偿献血,他收获的不仅是上百本无偿献血证,更有他对生命的敬重。
一个场景带来的触动
1998年,单位组织义务献血,这是洪波第一次献血。当他走出血站门口时,很多患者、家属围了过来,想购买他的献血证,因为家里的病人需大量用血。
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病人在等着血,也是这一场景触动了他。
从此,他开始了无偿献血生涯。
省内外 都有他的献血足迹
洪波从每年捐献400毫升全血,到每年两次、每次400毫升全血,再到每25天捐献一次血小板,献血已经成了他每个月都必须打卡的一件事。
从长春市中心血站,到移动捐血车,再到爱心献血屋,都有他献血的身影。
他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献血的日子,哪怕出差在外地,到了该献血的日子,他都会找到当地的献血屋,照例献血。
没能追赶上生命的脚步 是他最大的遗憾
2015年元旦前夕,吉林省红十字会联系到他,因为他与一位外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为了能成功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对方,洪波积极按照医生要求,戒烟戒酒、注意饮食、锻炼身体,要以最好的身体状态面对配型手术。不过还没到春节,他得到消息,患者过了捐献窗口期,病情恶化了。
那个时候,洪波感到非常遗憾,他说:“我在拼命奔跑,追赶生命,但还是留下了遗憾。”
这一刻 坚定了献血的信念
无偿献血,22年不曾间断,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他如此坚持?
洪波说,他的亲舅舅是白血病患者,治疗时用的就是他捐献的血小板,最后成功救了过来。献血、救人,在这一刻,他体会得更加真切,也坚定了自己在献血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他用实际行动说服了家人
多次的献血经历,洪波会分享给家人。献血之初,家人出于担心,并不赞成他献血,洪波也曾背着家人去献血。后来,通过他的不断宣传,家人们也开始理解他。加上他因为献血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使20多年的脂肪肝不见了,他用实际行动说服了家人。
他的目标:献血200次
如今,洪波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年近半百的他打算献血到什么时候呢?
他说,遵照《献血法》规定,献到不能再献为止。不过,他的目标是献血200次,希望自己早日实现。洪波说:“等到不能再献血了,我再找别的公益事儿去做。”
致敬像洪波一样的无偿献血者
现在,洪波在离单位最近的献血屋献血。每次他都提前一天预约。他发现,每次献血的日子,献血屋的医护人员都会提前上班为他采血,以便他能及时赶回工作岗位。
洪波最后向小编透露了自己的健康秘笈。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打一段八段锦;晚上散步40-60分钟;控制体重、血脂;适当忌口,如烧烤、烤肉等,让自己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大家也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