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记“疫”丨⑤新冠阳性患者的转运我负责
2022年3月11日,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席卷春城大地。来自各行各业的长春市民倾力参与疫情防控战,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
一枝一叶总关情,誓要做到动态零
提到抗击疫情,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厚重防护服下的“大白”,却不知还有这样一群抗疫人员,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守护着新冠阳性患者的健康。
他们不在抗疫一线,也无需穿防护服;他们的抗疫武器是电话,他们是新冠阳性患者顺利入院的重要桥梁;他们是一群告别家人临时组建在一起工作的陌生人,他们在一起并肩作战无数个日日夜夜,却还没有介绍彼此姓名的机会……他们,就是新冠阳性患者转运小组的工作人员。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职业之区别,没有长幼之区分,大家齐心协力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动态清零。
废寝忘食做表率,战时情谊滚滚来
虽然他们互相并不熟悉,此时,却是最关心彼此的人。无眠是这里的工作常态,全天24小时电话待机,从不失联。长时间缺乏睡眠让这里的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大家都很体谅彼此的情绪,丝毫不影响新冠阳性患者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记得最难的时候是疫情刚开始,全市阳性患者转运工作只有献血服务部的赵猛和输血医学研究所杨旭两个人负责,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二人24小时不休息也完不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与网格长和医院联系,王鹏里站长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又派来了其他同事支援。
阳性转运破困境,弘扬美德守初心
新冠阳性患者转运小组的工作看似很普通,却影响着每天千余名新冠患者能否顺利入院,这些新冠患者中有不足一岁的高烧婴儿,有临近预产期的高龄孕妇,有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有病入膏肓的重症患者……这类人群无疑是新冠阳性患者转运工作的难题。
还记得转运工作遇到瓶颈时,医资力量严重短缺,医院病床供不应求,上级领导立即决定,先转运重症患者、孕妇及小孩儿,这一决定大家都心折首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就是礼让老弱病残孕,在灾难面前,中华儿女依旧遵守着传统美德。疫情阻挡了身体的前行,却挡不住思想的前行。
大家有理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携手努力下,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场疫情防控战一定能赢,我们必将迎来春暖花开、万家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