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献血和高考原来这么像?
崎岖踩在脚下,努力握在手中;自信写下答案,创造美好未来。
今天,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迎接人生中重要一战的日子。他们高考前万全的准备,迈进考场后的紧张,以及等待成绩的望眼欲穿……仔细想想高考的过程,其实和第一次献血是一样的!
十拿九稳的准备
在高考的前几天,很多家庭都会为考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均衡饮食、保障睡眠、放松身心、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献过血的爱心人士是不是越看越眼熟?那高考前和献血前的准备有什么区别吗?没什么太大区别!
高考前要保证学子的均衡饮食、保障睡眠、放松身心,是为了让学子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战高考;而献血前的保障,是为了让献血者能以更好的身体状况完成无偿捐献。考试前,要放松身心,平常心面对,才容易超常发挥;而献血前的放松,是为了让献血顺利进行,避免因紧张导致献血失败。此外,高考要带身份证、准考证入场,而献血也需要持有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紧张激动的开端
如果说高考前和献血前的准备没有太大区别的话,那考生进考场后的流程就更为一致了。在还未战胜疫情的日子里,进入考场的考生除了进行常规的身份核对,还需要进行更多身体检查。踏进献血屋的爱心人士在登记后,也会进行测血压、量体重等一系列检查。踏进考场的学子们在考试时,或紧张、或激动,耳边回响着老师、父母说的那一声声“别紧张”;初次献血的人也常常会听见护士的轻声安慰——“不要紧张”。
度日如年的等待
高考,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而高考成绩,是对这十年寒窗苦读的检验。学子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高考结束后,学子们开始了度日如年的等待。等待的是高考成绩,也是多年来悬梁刺股的成果。同样的度日如年,也体现在献血上。许多献血者翘首企盼那条“您的爱心血液已经发往临床,救助患者”的讯息,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传递这份温暖,让病人的生命得以重新点亮。
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带来了希望与光明;无偿献血则为人生赋上一层鲜艳色彩,传递生命的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同时也呼吁高考结束后的 “后浪”们:无偿献血,期待您的加入!